——走進“全國職工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趙夢桃紀念館
本報全媒體記者 田永剛 閻瑞先 鮮康
歲月易逝,精神永駐,親切勉勵和殷切關懷歷久彌新!
時間回溯到2019年11月12日,立冬剛過,寒意漸濃,咸陽紡織集團有限公司的車間里卻溫暖如春,趙夢桃小組第十三任組長何菲與姐妹們懷著激動的心情,等待一個可以載入中國產業(yè)工人發(fā)展史冊的重要時刻。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前夕,趙夢桃小組全體成員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了小組的發(fā)展歷程和近年來的工作成績,表達了不忘初心、將“夢桃精神代代相傳”的決心和扎實做好班組建設與生產工作的信心。
當日上午11時許,時任陜西省委書記胡和平來到咸陽紡織集團向趙夢桃小組轉達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勉勵:希望大家繼續(xù)以趙夢桃同志為榜樣,在工作上勇于創(chuàng)新、甘于奉獻、精益求精,爭做新時代的最美奮斗者,把夢桃精神一代一代傳下去。
隨后,胡和平主持召開座談會。經過學習討論,大家表示一定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勉勵和諄諄教導,切實把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關懷轉化為工作動力,愛黨信黨跟黨走,按照“繼承要有新內涵、管理要有新方法、先進要有新貢獻、舉旗要有新思路”的要求,大力弘揚夢桃精神,擼起袖子加油干……
夢桃精神是全國紡織工業(yè)戰(zhàn)線的一面旗幟,是令人驕傲的陜西產業(yè)工人品牌。如今,習近平總書記給趙夢桃小組的親切勉勵,激勵著廣大職工群眾牢記囑托,在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接力傳承夢桃精神,踔厲奮發(fā)、團結拼搏,爭做新時代的最美奮斗者。
夢桃精神 在崗位一線鑄就的時代豐碑
人間最美四月天。在這個百花爭艷、春意盎然的季節(jié),記者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咸陽趙夢桃紀念館。
2021年12月,趙夢桃紀念館被中華全國總工會命名為第一批全國職工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里還先后被全國婦聯、中國紡織工業(yè)聯合會、陜西省委、咸陽市委授予“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被陜西省總工會授予“聽黨話跟黨走”職工教育基地,被共青團陜西省委授予“陜西省青年文明號”。
早早來到紀念館等待的咸陽市總工會黨組副書記、常務副主席張靜向記者介紹:“趙夢桃紀念館通過2.5萬字資料、400多件珍貴實物、多部歷史影像資料,全方位展示了趙夢桃及歷任小組組長的先進事跡,已成為弘揚夢桃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對廣大黨員干部、職工群眾、青少年等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黨性教育的重要基地。”
趙夢桃塑像。
看著一塊塊閃光的榮譽牌、一幅幅珍貴的照片、一段段精彩的影視資料,聽著趙夢桃鏗鏘有力的話語(錄音),我們的思緒一下子被帶到了那個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激情歲月,去追尋黨的好女兒、黨的八大代表、全國著名勞動模范趙夢桃光輝而短暫的一生,探尋夢桃精神誕生的歷史背景和時代內涵,用心靈觸摸這個在紡織一線平凡崗位上鑄就的永恒豐碑。
趙夢桃1935年11月25日出生在河南洛陽一個貧苦市民家庭,父親靠擺攤度日。家中有兄妹四人,大哥被日本侵略者折磨致死,小妹在逃難中喪生,二哥到陜西蔡家坡西北機器廠當學徒,她與父母遷至蔡家坡。解放后,14歲的趙夢桃進入西北機器廠子弟小學讀書。1951年11月26日進入西北國棉一廠,在新工培訓中,她積極參與民主改革運動,懂得了自己一家人在舊社會遭受深重苦難的根源,打心底里感謝共產黨、熱愛毛主席。培訓結束后,她脫穎而出成為“學習模范”。
1952年,西北國棉一廠正式投產,趙夢桃以學習好、技術好、覺悟高、有威信,被選為細紗乙班四組第一任工會組長。1953年4月9日,趙夢桃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9月17日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8月,她以千錠小時斷頭55根和皮輥花0.189%的優(yōu)異成績出席全國紡織勞模會議。1956年5月,出席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先進生產者大會,同年9月15日至27日,參加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有幸見到了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氐綅徫缓螅龍猿钟妹珴蓶|思想指導工作學習,常常“把困難留給自己、把方便讓給別人”,先后與11人換車,攻堅克難,提高產量。她常說:“一人紅孤單單,眾人紅推倒山。”小組共28人,她先后幫助17人趕上了先進,并帶動全廠135個生產小組共同前進。
在工作中,趙夢桃將操作經驗凝練為“巡回清潔檢查法”,通過系統(tǒng)化的流程減少紗線斷頭,又提煉出“單項操作法”,將每個動作分解至毫厘,提升整體效率。1956年,她帶領小組姐妹使產量躍升30%,質量合格率達99.8%,成為全國紡織工業(yè)戰(zhàn)線的一面旗幟。
1963年4月27日,陜西省人民委員會在咸陽舉行大會,命名趙夢桃所在的西北國棉一廠細紗車間乙班四組為“趙夢桃小組”。紀念館館長、趙夢桃小組第十二任組長王曉榮指著展柜里的資料和照片說:“如此重要的會議,趙夢桃同志卻因病住院而未能參加,她在病床上特意為大會錄制了一段發(fā)言。”據影像資料顯示,趙夢桃雖然身體虛弱,但她那微弱而清朗的笑聲、清澈而堅毅的眼神、質樸而崇高的語言,穿越時空抵達參觀者的心靈:“黨給我們的榮譽,是黨交給我們的任務,現在我們肩上的擔子更重了。我相信,全組同志一定會團結得像一個人一樣,每時每刻都聽黨的話。我要和全組全廠同志一起,像雷鋒同志那樣,用共產主義的革命精神為黨工作,永遠不驕傲,不自滿,再接再厲,做堅強的突擊隊的旗手,把這面老紅旗不歇氣、不換肩、穩(wěn)穩(wěn)地扛到共產主義去!”
1963年6月23日,趙夢桃因病離世,年僅28歲。她在紡織一線平凡的崗位上,忘我工作、謙虛上進,樂于助人、創(chuàng)新奉獻,把短暫的一生全都獻給黨和人民的事業(yè)。趙夢桃用紗錠編織出“高標準、嚴要求、行動快、工作實、搶困難、送方便”的18字箴言,是“夢桃精神”的內核。
張靜說起趙夢桃,崇敬之情溢于言表:夢桃精神是一個時代的象征,其靈魂是聽黨話、跟黨走,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奮斗終身。近年來,咸陽市總工會先后在全市職工中開展了“牢記親切勉勵,學夢桃、做夢桃,爭做新時代最美奮斗者”“弘揚夢桃精神、講好勞動故事”“趙夢桃,咸陽因你而精彩”“學夢桃、講三憶、感黨恩”等主題實踐活動,讓“夢桃精神”向下扎根、向上生長。還組織30多名夢桃小組新老組員療休養(yǎng),向咸陽紡織集團500名一線女職工每人贈送一份職工醫(yī)療互助保障并免費體檢,彰顯“娘家人”的關心關愛。夢桃精神誕生在咸陽這片土地上,是咸陽職工的驕傲和榮光,趙夢桃紀念館就是咸陽各級工會組織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有效載體。
接續(xù)奮斗 六十二載的集體傳承與堅守
在百年工運史的浩瀚長卷中,趙夢桃的名字永不褪色、光芒四射。
在趙夢桃燦如桃花的28個春秋中,她當了11年紡織一線工人,其中有5年堅持帶病工作,連續(xù)42次被評為年度、季度先進生產者,9次出席咸陽市、陜西省和全國先進生產者代表大會。2009年9月,入選100位新中國成立60周年以來感動中國人物;2019年9月,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全國“最美奮斗者”稱號。在平凡的崗位創(chuàng)造了不平凡的業(yè)績,特別是她用熱血鑄就的“高、嚴、快、實”的工作作風、“有困難搶、有方便讓”的高貴品質,成為一代又一代紡織職工學習傳承的精神財富。
頭頂小白帽、身著白圍腰,穿梭于轟鳴的機器間,快速完成接頭、換粗紗、落紗等一系列工作;每上完一個班次,行走達3萬步以上……這是趙夢桃小組現任組長王丹的日常工作狀態(tài)。擔任趙夢桃小組第十四任組長以來,她帶領小組全體職工,當好趙夢桃的接班人,在傳承中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新中奮斗,多項創(chuàng)新成果在行業(yè)內領先。其中,組織管理創(chuàng)新2項、質量提升創(chuàng)新4項、班組文化建設創(chuàng)新10項、班組管理創(chuàng)新4項、能力管理創(chuàng)新7項、績效管理創(chuàng)新3項。
咸陽紡織集團工會主席李波說:“這是一種精神傳承,從‘鐵姑娘’到‘智造先鋒’,變的是技術和設備,不變的是‘不讓一個伙伴掉隊’的精神內涵和‘聽黨話、跟黨走’的精神之魂。”
今年4月27日,是趙夢桃小組命名62周年紀念日。從1963年到2025年,從西北國棉一廠細紗車間乙班四組到咸陽紡織集團一分廠紡部車間乙班趙夢桃小組,從趙夢桃到王丹,趙夢桃小組已走過了62個絢麗而漫長的年月,企業(yè)改制了一次又一次,組長換了一任又一任,組員換了一茬又一茬,但傳承和踐行夢桃精神是小組始終不變的光榮使命。
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小組的老一輩組員,憑著對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不但多紡紗、紡好紗,而且在生產、技術、質量上接連創(chuàng)出全省乃至全國的先進水平,榮獲了“全國先進小組”的稱號;八十年代,紡織行業(yè)面臨轉型陣痛,第九任組長徐保鳳帶領大家攻克“滌棉混紡”技術難題,將生產效率提升20%;九十年代,國企改革浪潮中,小組成員頂住裁員壓力,通過“一崗多能”培訓,全員轉型為復合型技工,保住了“全國優(yōu)秀先進班組”的金字招牌。進入二十一世紀,智能化浪潮席卷紡織行業(yè),第十三任組長何菲帶領團隊研發(fā)“智能巡檢系統(tǒng)”,將傳統(tǒng)操作法與物聯網技術融合,使小組產量再創(chuàng)新高。
1987年4月,時任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的習仲勛為趙夢桃塑像題詞--“夢桃精神代代相傳”,激勵了一代又一代夢桃班組職工不忘初心、接續(xù)奮斗,用集體的智慧和力量鑄就了一個又一個屬于勞動者的豐碑,趙夢桃小組也成為培育勞動模范的“搖籃”和鍛造工匠人才的“福地”。
咸陽市工人文化宮原主任、陜西省職工作協(xié)副主席、西安工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特約研究員張翟西濱鐘情于“夢桃精神”的研究,著有《趙夢桃小組命名記》《鐫刻在心中的豐碑》《趙夢桃小組五姐妹的奮斗人生》等80余篇紀實文學作品。
張翟西濱掰著指頭告訴記者:“在歷任小組組長中,趙夢桃(第一任)、翟福蘭(第四任)、韓玉梅(第七任)、徐寶鳳(第九任)、周惠芝(第十任)、劉小萍(第十一任)、何菲(第十三任)7人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吳桂賢(第二任)、王廣玲(第五任)、張亞莉(第六任)、劉育玲(第八任)、王曉榮(第十二任)5人被評為省部級勞動模范。小組成員先后有6人分別出席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參加國慶觀禮活動,20多人獲省部級技術標兵、操作能手、中國紡織大工匠、三秦最美農民工等稱號。”
歲月帶不走記憶,只會讓人更加懷念。趙夢桃小組命名62年來,“風吹旗不倒,雨打不褪色”,一棒棒接力、一代代傳承,一路走來一路風采,先后榮獲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全國工人先鋒號、全國先進班組卓越貢獻獎、全國十大“最美職工”集體等40多項榮譽稱號。作為一個基層班組,獲獎之多、榮譽之高、影響之大,在全國也是不多見的。
每年清明節(jié),社會各界都要到趙夢桃陵園進行祭掃活動。
牢記勉勵 讓精神的旗幟永遠高高飄揚
在西北國棉一廠廠房舊址的青磚墻上,“夢桃精神代代相傳”八個金色大字清晰而醒目。這座見證了中國紡織工業(yè)百年變遷的老廠房,已完成了光榮使命退出歷史舞臺。
張翟西濱告訴記者:“咸陽要在這里修建一個紡織工業(yè)遺址博物館,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保持趙夢桃小組機器設備和生產場景的原貌,使之成為弘揚夢桃精神的打卡地。”
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傳承夢桃精神已從車間班組走向全社會,融入咸陽職工群眾的血液里,成為整座城市的驕傲和榮耀。
然而,任何事情的發(fā)展變化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十幾年前,咸陽的紡織企業(yè)面臨產能過剩、效益連年低迷、職工收入銳減或者下崗的艱難局面。在陜西紡織企業(yè)改制重組、“騰籠換鳥”轉型升級、“鳳凰涅槃”再造輝煌的時期,如何更好地傳承和弘揚夢桃精神成為一個新的熱點話題。在中國紡織工業(yè)聯合會、陜西省委、省總工會和咸陽市委的關心支持下,大家形成了一個共識:企業(yè)搬遷決不能不搬趙夢桃紀念館,企業(yè)重組決不能組掉趙夢桃小組,企業(yè)入園丟掉老舊設備但決不能丟掉夢桃精神。
2014年,咸陽在紡織企業(yè)“退城入園”中將原來的國棉一廠、國棉二廠、國棉七廠、陜棉八廠等紡織企業(yè)“打包重組”,全部入駐新興紡織工業(yè)園,成立了咸陽紡織集團有限公司。園區(qū)管委會鄭重決定:把趙夢桃紀念館建起來。
據王曉榮介紹,趙夢桃紀念館于2017年7月17日建成。紀念館及夢桃公園項目總建設面積約2.7萬平方米,建有夢桃紀念碑廣場、夢桃雕像廣場、夢桃紀念館等,配設有觀景長廊、浣紗湖、絲綢之路橋、涼亭、棋臺、座椅、停車場等景觀和服務設施,其間植有百年紫薇、金黃銀杏、蒼松翠柏、繞湖竹林等花草樹木,是一個集弘揚夢桃精神、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優(yōu)化園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為一體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市民休閑觀光之地。
在咸陽紡織集團建有“夢桃之家”。王丹說:“這里不僅是我們班組榮譽的陳列室,更是精神的加油站。新員工入職的第一堂課在這里舉行,每次培訓大家都要在這里傾聽老組員講述趙夢桃的故事。”
紀念趙夢桃、傳承夢桃精神的方式不僅僅是到紀念館參觀學習。西北一棉實業(yè)有限公司工會主席李紅云說:“我們組建了夢桃精神宣講團隊,建立了夢桃精神主題文化園,每年清明節(jié)堅持給趙夢桃掃墓,并組織開展‘夢桃杯’操作技術比武。經常組織大家利用業(yè)余時間義務植樹造林,在街區(qū)做交通疏導志愿者、到兒童福利院做義工、到特殊教育學校當老師,身體力行在各行各業(yè)弘揚夢桃精神。”
為了推動夢桃精神在新時代煥發(fā)新活力,咸陽市總工會在每年11月都要評比表彰一批“夢桃式班組”,五年來培育選樹54個“夢桃式班組”。2022年,咸陽市委、市政府決定,將趙夢桃小組命名日“4月27日”設為“咸陽工匠日”,目前已命名“咸陽工匠”17人。陜西省財貿金融輕工工會自2019年開展“夢桃小組式先進班組”評選以來,共選樹43個先進班組。陜西省總工會命名的“夢桃式班組”已經達到200個。
如今,“夢桃精神”早已跨越行業(yè)、走出陜西、走向全國。2020年11月,中國紡織工業(yè)聯合會將西安工程大學命名為“夢桃精神代代相傳”全國紡織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并舉行了隆重的授牌儀式。2023年,“夢桃精神”被寫入全國勞模培訓教材,多所高校開設“夢桃講堂”,系統(tǒng)講解“夢桃精神”的邏輯生成、主要內涵、時代價值及社會影響等。
咸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黨組書記、主席田一泓表示,咸陽是夢桃精神的發(fā)祥地。我們要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勉勵,建好用好趙夢桃紀念館,不斷激發(fā)廣大職工群眾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熱情,埋頭苦干,接續(xù)奮斗,在加快建設現代化“西部名市、絲路名都”中充分發(fā)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
第十四任趙夢桃小組組長王丹在示范機臺前工作。
記者在趙夢桃紀念館采訪。
西北一棉實業(yè)有限公司精心打造的夢桃主題文化園。
責任編輯:陳沐妍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