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通訊員 王惠武
“快看,我們種的西紅柿變紅了……”7月7日,在陜西中能煤田公司農耕體驗園里,人力資源部的小孫正伏在一棵西紅柿秧苗前,驚喜地喊著。
為了讓閑置的40多畝空地變廢為寶,陜西中能煤田有限公司通過建立農耕體驗園的方式,打造職工的專屬農場。既可以讓大家在休閑時間,有一個可以放松身心的好去處,又能盤活閑置資源,更讓治理后的土地成為美化礦區(qū)的新景點。
“最近雨水比較多,地里的菜一天一個樣。”走進農耕體驗園,一塊塊被分割成片的綠植便映入眼簾。不少職工正在田間鋤地、分苗,忙碌的身影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構成了一幅天然的田園風光畫卷。在農耕體驗園里,共種植有茄子、西紅柿、辣椒、香菜、玉米等十余種作物。
為確保園區(qū)各塊土地的;盥,該公司實行部門包片責任制,共分成30個小板塊。人力資源部在調度會上不定期通報各單位作物管理情況,還有黨群部門會利用主題黨日,組織干部職工進園區(qū)勞動……該公司通過多種形式,確保從種植到后期管護不缺位。
“快樂工作,幸福生活”——正是該公司努力提升職工幸福指數(shù)的目標。為此,他們將綠化、美化礦區(qū)作為治理現(xiàn)代新型一流企業(yè)的支撐,按照區(qū)域化治理、差異化歸類、特色化分布走的管理思路,在朝著打造千萬噸級智能化礦井示范標兵目標奮進的同時,狠抓人居環(huán)境整治,打造井下景觀區(qū)15個、標準化采掘機運通頭面28處,實現(xiàn)了小花園地面全覆蓋。
“有時候工作上遇到煩心事,我就會來園里澆澆水、鋤鋤地,看到滿眼的綠植,心情很快便豁然開朗。”不少職工道出了自己的心聲。由于公司不少職工在城市中長大,從未體驗過種地的感覺,于是一經號召,很多職工便積極利用空余時間走進菜園。種著喜歡的蔬菜,既能在勞作中體驗農耕樂趣,又能吃上新鮮果蔬,職工們別提多開心了。
該公司通過大力發(fā)展“庭院經濟”,積極打造綠色生態(tài)長廊,把礦區(qū)庭院的“方寸地”建成“增收園”,實現(xiàn)“井下有精品、線上有亮點、面上有景點”的中能新風貌。在推進做榆林綠色時尚消費的引領者的新路徑上,
據了解,該公司還將對礦區(qū)其他清理后的土地,進行規(guī)劃盤活,通過種植鮮花等時尚新鮮作物,推動綠色生態(tài)和文化產值融合發(fā)展,把中能打造成四季有景的和美礦區(qū),讓綠色生態(tài)成為助推礦區(qū)發(fā)展的新興產業(yè)鏈和旅游景點。
責任編輯:王何軍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