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0月18日,中國工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大會堂里充滿團結向上的熱烈氣氛。“全國各族職工發(fā)揚主人翁精神,為全面開創(chuàng)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而奮斗”的醒目標語,表達了全國一億一千萬各族職工的共同愿望。
這是在改革開放初期,工會系統(tǒng)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大會回顧總結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和工會九大以來我國工人運動和工會工作取得的成果與經驗,貫徹黨的十二大精神,制定了新階段工人運動和工會工作的方針任務,團結動員廣大職工和工會干部,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中共中央、國務院向大會致詞。全總九屆執(zhí)委會向大會作了題為《在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發(fā)揚工人階級的主人翁精神》的工作報告。會議提出新時期工會工作的方針:以四化建設為中心,為職工說話、辦事,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加強對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技術教育,建設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職工隊伍,充分發(fā)揮工人階級在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的主力軍作用。
大會通過了新的《中國工會章程》,繼承了歷屆工會章程的優(yōu)點,清除了錯誤內容,正確地闡明了工會的性質與作用。大會還表彰了全國先進基層工會116個,先進工會小組990個,優(yōu)秀工會工作者1116名,優(yōu)秀工會積極分子8840名。這在我國歷屆全國工會代表大會史上尚屬首次。
從這年開始,中國工會全國代表大會形成了每五年召開一次,并與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保持同步的慣例。此次大會對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工運新局面的開創(chuàng)具有重大指導作用和深遠歷史意義。
(摘自全國總工會微信公眾號)
責任編輯:白子璐
關注公眾號,隨時閱讀陜西工人報